大学生常见安全问题预防指南
一、预防诈骗
1、常见诈骗种类
①“熟悉”陌生人诈骗:“热心”或陌生的学长学姐、老乡,通过“热心”帮助或聊天套近乎,骗取信任,使你放松警惕,骗取钱财。或假冒老师,进入宿舍,收取班费、材料工本费等各种名目费用。
②上门推销诈骗:骗子来寝室贩卖、推销手机卡、购物卡、饭卡、上网卡、有价卡、以及化妆品、学习用品等,打折优惠,物美价廉,实则是假冒伪劣产品,以假以次充好。
③中奖诈骗:骗子发布一些信息,如“你中了某某奖”、“你被邀请参加某某中奖活动”等此类信息,通过利益引诱,要求交纳一定的“手续费”、“奖金税”和“工本费”等方式实施诈骗。
④求职或高薪网络兼职诈骗:骗子利用大学生兼职,骗取介绍费、押金、报名费等。或者,骗子通过在QQ群等一些即时通讯软件或微博、微信、论坛网站等网络平台贴出招聘“替网店进行刷信誉度兼职人员”、“网络兼职日赚百元”等虚假诈骗兼职信息,给些小利骗取你的信任,随后便以各种理由从你身上“挖”钱,等你发现被骗时,犯罪嫌疑人即以各种理由推脱或直接消失。
⑤网购诈骗:骗子使用网易宝等支付工具,诱使在网上购买非正规产品。
⑥盗用QQ号诈骗:骗子用偷盗的QQ号,以QQ号主的名义,虚构理由向其朋友、同学、家人、亲戚等人借款。
⑦手机电信诈骗:骗子用骚扰电话或别的方式迫使学生关机,假称同学或老师给家长打电话、发短信、微信等,说孩子突发急病或者遭遇车祸需要汇钱,从而诈骗家长。
⑧网评信誉诈骗:也称“刷单诈骗”,骗子以开网店需快速刷新交易量、网上好评、信誉度为由,招募网络兼职刷单,承诺在交易后返还购物费用并额外提成,要求受害人在指定的网店高价购卖商品或缴纳定金的方式骗取受害人钱款。
⑨借用银行卡转账诈骗。在校园里或学校附近、周边,骗子貌似学校同学,慌称自己银行卡丢失需借用你的银行卡转账,并给予好处费,趁机盗取你的银行卡账号、密码,从而盗取卡内钱财。
⑩出借身份证“帮人”诈骗。骗子通过给你好处费,用你的或你亲戚、朋友、同学等人的身份证注册公司、办理银行卡、电话卡等实施犯罪,法律称“帮信罪”。
2、预防措施
①保管好自己的证件和个人信息,包括本人的身份证、银行卡、手机卡及家长信息、手机号码等,尤其身份证不能借给他人使用,银行卡密码千万不要让他人知晓。
②不要轻信他人、轻信网络、轻信电话短信;不能贪图便宜、贪图好处、贪图利益,遇事多问家长、多问老师、多问信得过的人。
③坚决做到防骗“四不”:即,不相信、不回应、不泄露、不转账。不相信和不回应陌生的电话、短信、QQ、微信等信息;不泄露本人和家庭信息以及相关密码;不轻易汇钱和转账。
二、预防盗窃
1、大学期间,最好不要购买使用高档贵重物品,养成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良好生活习惯。
2、务必养成随身携带现金、银行卡、校园卡等贵重物品和随时检查贵重物品的习惯。
3、不要轻信陌生人。
4、大学校园人多人杂,在不同场合容易发生“顺手牵羊”的现象,故务必保持安全防范和警惕意识。
三、预防“校园贷”陷阱
1、概述
校园贷是一种以互联网金融当中的分支P2P网贷为主要业务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其主要产品是提供小额借贷,其主要借贷对象是在校大学生。校园贷通常分三种:一是专门针对大学生的分期购物平台,如趣分期、任分期等,部分还提供较低额度的现金提现;二是P2P贷款平台,用于大学生助学和创业,如投投贷、名校贷等;三是阿里、京都、淘宝等传统电商平台提供的信贷服务。校园贷办理手续简单、门槛低、效率高。
2、大学生办理校园贷通常目的
贷款借钱购物、助学、创业、炒股、赌博、消费。
3、校园贷的陷阱
①帮“别人借钱”。朋友、同学、熟人等用你的身份信息帮助他们借钱,由他(她)还钱。
②利益诱惑,盗取信息。骗子帮你介绍兼职、帮你理财,进而盗取你的信息进行贷款、诈骗甚至威胁。
③多平台借款套现。是你主动或者是在别人引诱下进行多平台借款套现,目的或是为了消费,或是为了还借款,拆东墙补西墙。
④帮你借钱。骗子承诺只需很少服务费或中介费就可以帮你快速办理借贷审核和放款,以骗取服务费或中介费。
⑤发展下线,专做代理。骗子拉你“入伙”做代理,要你拓展下线,发展身边的人借贷,并承诺给你高额回报,让你可能从受害者变成了诈骗者的帮凶,涉嫌犯罪。
4、校园贷的危害
①让你主动或被动造成经济损失。
②让你可能陷入借贷、还贷、再借贷、再还贷的恶性循环中不能自拔,最后导致你债台高筑,无法偿还,产生恶果。
③让你可能从受害者变成了诈骗者的帮凶,从而触犯法律,锒铛入狱。
5、预防措施
①严管个人信息,不轻信他人。
②热爱生活,知足常乐。坚持朴素的生活作风,不攀比,不追求高品质高消费的物质享受。
③不做横财梦,不见钱眼开,不伸手贷款。
四、注意交通安全
1、乘车应注意车辆状况是否正常,观察车辆是否具备营运资质,不乘坐车况不好和无营运资质的车辆。乘坐的士车时更要注意车辆是否属于正规营运车,不乘坐黑车黑的,同时应尽量记住所乘车辆的车牌号(方便顺手用手机拍照)。乘车时行李物品不离手,下车时不忘携带。
2、乘车时应尽量选择比较安全的座位,扣带好安全带。步行时,要注意观察红绿灯和过往车辆,切勿闯红灯或随意横穿马路。